到2050年,人类社会中可能会出现一个全新的阶级——无用阶级。这群人不但没有就业,而且无法就业。
是危言耸听吗?绝不是。
▍无用阶级的诞生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地方越来越多,人类工作也日益被其取代,如今的大部分工作都可能销声匿迹,越来越多的人将无事可做。
当然,很多新的产业也会应运而生,虚拟世界设计师就是一例。但是,这类职业对创造力和灵活性的要求很高,注定能从事这类职业的人群范围不会太广。比如,你要让40岁的退休出租车司机学习成为虚拟世界设计师,难度可能就有点大了。
极有可能的是,这群无法就业的大众只能靠政府制定的无条件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计划来糊口。
然而,我们都知道,除了吃饭穿衣之外,人类必须从事于目的性的活动,否则就会发疯。人们无法忍受没有意义的生活,或者说,无法忍受无事可做后的虚空。
所以真正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让这群无业游民有事可做、过得充实。
那么,他们到底能干些什么呢?
▍探求意义从未停止
其中一个答案也许是计算机游戏——贡献不了任何实质价值的那些人,只能通过在3D虚拟现实世界中投注越来越多的时间的方式来度过漫长的时间,逃避无聊的吞噬。
数千年来,人类都在试图以各样的方式来探求和赋予生命意义,只不过形式不同。
著有《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尤瓦尔认为,宗教就是千万人共同参与的一场大型虚拟现实游戏。例如基督教,在基督徒的眼里,上帝是创造世界并掌管一切的至高主宰,圣经就是上帝的话语,人要按照其中所启示的律法和诫命来生活才合上帝的心意,人活着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荣耀上帝。在不信的人眼里,这一切就只是存在于想象之中的,没有实在的凭据。但信徒却以此为一切的出发点,构建世界观的根基。
所以,尤瓦尔认为虚拟现实并不一定是装在某个盒子里的,它可以叠加于现实之上。只不过过去这种叠加靠的是人类想象,到了21世纪,我们可以用智能设备来实现。
还记得前段时间风靡全球的Pokémon(口袋妖怪)吗?无数人大半夜跑出去捧着手机抓妖怪,而没拿手机的人自然是一个也看不到。
▍人都活在虚拟现实中
当然,大部分人并不信仰上帝也不玩Pokémon,但他们一样在某种虚拟现实游戏中寻找生命的意义。例如,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就是一种虚拟现实游戏——毕竟人的真正需要也就那些,但我们不断以买新车、用名牌、出国旅游等等方式来证明自己比别人过得好。只要比别人过得好,就觉得自己赢了。
你可能会提出异议,我们是真心爱车、真心喜欢度假啊。对,你说得没错,但那些抓宠物小精灵疯狂到彻夜不睡觉甚至开车都在抓的人也是真心喜欢的。归根结底,其结果都是神经元被激活,差别只在于激活它们的是计算机屏幕上的像素,还是加勒比度假屋外的美景。
1973年,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发表了一篇开创性的论文《深戏:巴厘岛斗鸡札记》(Deep Play: Notes on the Balinese Cockfight )。在文章中,他描述了巴厘岛上人们为斗鸡而投入大量时间与金钱的现象。下注和斗鸡过程都涉及到极为繁复的仪式,最后的胜负也能极大地影响到战斗双方和观众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
斗鸡在巴厘岛人心目中有多重要呢?在印尼政府宣布斗鸡非法之后,人们无视法律,冒着被捕和高额罚款的风险,继续斗鸡。对巴厘岛人而言,斗鸡就是“深戏”——虽是游戏,但由于被赋予太多的意义而变成了现实。 以色列社会中也有那么一个耐人寻味的群体,他们也许能作为一个范例,让我们一窥后工作时代的充实生活。
在以色列民族中有一个支派叫利未,根据犹太教所信奉的旧约圣经,他们是被上帝所分别出来专责协助祭司进行宗教仪式,并管理会幕或圣殿内一切事务的。他们并不直接参与生产活动,一切所需都是从以色列百姓而来。
这其实就是无条件基本收入。这些人虽然生活不会太阔绰,而且从不从事其他工作,但在一项又一项的调查中发现,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要高过其他任何群体。在全球性的生活满意度调查中,以色列几乎永远独占鳌头,在一定程度上有他们的功劳。
▍未来的“深戏”会在哪?
其实,后工作时代的景象随处可见,不用特地跑到以色列去找。只要你家里有个爱玩计算机游戏的少年,你自己就能做个实验:提供刚好够他维生的可乐和批萨,然后不再要求他做功课或干活,停止监督。
那么,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他会几天几夜盯着屏幕,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做功课,遑论家务;不去上课,不按时睡觉;饭不是顿顿都吃,澡也不是天天都洗。但他不太会无聊,也不会感到漫无目的,至少短期内不会。
因此,到了后工作时代,虚拟现实也许是无用阶级寻找意义的关键。它也许是计算机内的虚拟现实,也许是计算机外意识形态的虚拟现实,也许是两者的结合。可能性是无限的。
2050年让我们全神贯注的“深戏”会是什么?没人清楚。
无论如何,工作并不是人生的根本意义,工作的终结并不意味着意义的终结,相反工作的终结会让人更加去寻找意义。
18世纪的英格兰乡绅,当代的极端正统犹太教……各个文化和时代的人们都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找到了丰富的人生意义。到2050年,人们也许能构建出复杂度空前的虚拟世界,提供更深的“深戏”。
但关键是,我们真的能找到真正的意义所在吗?若几十亿人都只是沉浸在幻想之中,追求着臆想出来的目标,度过了一去不复返的一生,是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不论科技如何进步,根本意义上的探索永远有其价值。

|